由于铝产业能耗巨大,许多地方政府对铝产业的调控呈现密集态势,过去几年电解铝进行了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显著。由于资源禀赋差异,铝产业发展区域分化明显,电解铝生产开始向能源成本较低区域转移,铝加工向电解铝产地与消费地区转移。
2018年12月,河南省发布铝工业转型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方案指出,到2020年,省内电解铝年产能稳定在250万吨左右,铝材加工年产能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河南省电解铝建成产能已经降至300万吨,而近年来铝材产能不断增加,使得河南省成为了一个电解铝净流入省。这一供需格局的变化不仅影响了国内电解铝贸易格局,同时也对周边地区电解铝库存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产业结构的改变对河南省铝产业转型升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河南省铝产业运行概况
河南省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铝工业大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河南铝产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兴于2003年,鼎盛时期的河南电解铝产能达485万吨,产量390万吨,占全国约四分之一。
河南省处于我国中部地区,交通便利,铝产业发达,煤电铝加工一体化优势明显。但由于近年来国内能源成本抬升,河南省尤甚,产业链前端利润微薄,过去几年大部分电解铝厂处于亏损状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河南开始由铝冶炼大省向铝加工大省转型升级。
河南省铝产业转型主要受成本上行影响。2010年以前,国内电解铝产能主要集中于河南、山西、贵州等地,2010年以后随着能源价格上涨,河南地区成本压力凸显,电解铝产能大量迁往能源丰富、电价便宜的西北地区。
电解铝行业能耗相对较高,属于国内明确列出的耗能大户。按照2019年8月企业运行产能和电价加权计算,目前全国加权电价为0.32元/千瓦时。各地区加权电价,最高为河南地区,电价为0.4元/千瓦时;其次为重庆地区,电价为0.39元/千瓦时;第三为山西地区,电价为0.37元/千瓦时;甘肃地区以0.36元/千瓦时紧随其后;另外,内蒙古、湖北、广西、贵州地区加权电价处于0.3~0.35元/千瓦时;陕西、云南、青海、山东地区加权电价处偏低水平,电价在0.28~0.3元/千瓦时;最低仍为新疆地区,电价为0.22元/千瓦时。总体看,西北地区铝生产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据调研,2019年河南省电解铝建成产能已经降至300万吨,而近年来下游铝材产能却稳步增加,2019年铝加工实际运行产能已经超过了900万吨。电解铝与铝加工产能的变化,使得河南省电解铝出现了较大的缺口。笔者统计,预计到2020年,河南地区电解铝产能会稳定在250万吨左右,铝材加工能力仅能保持在950万吨左右,即便在再生铝大幅增加的前提下,河南整体的电解铝依然存在200万~300万吨的缺口,这一缺口还需要依靠国内的电解铝生产大省解决。
河南省铝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随着电解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河南省铝产业重心已经从电解铝的生产转移到铝材加工生产。综合来看,河南省铝产业面临铝土矿资源禀赋不佳,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抬升,电解铝竞争力下降产能萎缩,铝加工企业原料短缺等几大问题。同时,整体需求降速、环保要求更加严格、绿色发展要求不断深化,这些都加剧了河南省铝加工企业面临的挑战。
短期来看,铝水供应的下滑以及电解铝供给不足是摆在河南省铝加工企业面前的难题。
笔者认为,河南省电解铝供应缺口的填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省内及周边地区再生铝;二是新疆、内蒙古、宁夏、山东等省(区)铝锭的输入。首先,再生铝是原铝缺口的重要补充。2018年以来,河南地区的再生铝市场发展迅速,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河南地区再生铝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吨,2019年的增速预计超过25%。
河南地区再生铝来源省内省外均有且供应相对集中,比如河南省长葛地区废铝应用相对比较先进,作为全国老牌再生资源集散地之一废铝量为150万吨/年。另外,由于物流成本相对较低河南地区的废铝来源还有江浙沪一带。
从河南再生铝市场的调研情况来看,2018年以来,大量的铝材加工企业开始使用废铝作为原铝的替代。但是由于国内的回收体系不太完善,废铝加工对环保要求相对较高,整个再生铝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时间沉淀。不过,未来几年再生铝仍将保持较快增速,再生铝将是弥补河南地区原铝缺口的主要补充。
其次,电解铝缺口主要依靠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山东等电解铝大省(区)的输入。新疆和内蒙古是国内的电解铝生产大区也是输出大区。新疆地区的电解铝主要输送向广东、重庆、河南,内蒙古电解铝主要输送省份是河南、广东、江苏。在河南省电解铝产能搬迁之后,从新疆、内蒙古等地的电解铝输入量势必增加。统计数据显示, 2019年8月新疆省电解铝运行产能为582万吨,内蒙古电解铝运行产能为506万吨,青海省电解铝运行产能为223万吨,甘肃省电解铝运行产能为237万吨。
河南省铝产业转型升级对周边地区的库存影响2018年开始河南电解铝生产能力大幅缩减,这对周边铝锭库存有一定影响。数据显示,电解铝主要消费地的库存去年开始有比较明显的下降。河南地区的铝锭输入主要来自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在河南省电解铝产能搬迁之后,从新疆、内蒙古等地的电解铝输入量势必增加。
我国电解铝产能分布与下游需求分布不匹配,所以电解铝在国内贸易流通主要消费地在华东、华南等地区。因此,国内形成了自西向东,由北往南的电解铝输送网。
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的铝生产与消费国,2019年1~9月我国电解铝产量约为2720万吨,预计全年产量或将达到3760万吨,2000多万吨以铝水形式被周边市场消耗,大约有1200万吨以铝锭形式流通。据统计,2014年中国铝水占原铝产量比例约为39.5%,2015年上升至60.7%,2016年则上升至76.5%。2017年中国铝水比例略微下调,约为74%。2018年中国铝水比例为74.12%,基本持平。目前中国铝水比例维持在71.08%,铸锭量相比2018年略有增加。
广东地区电解铝输入来自新疆、内蒙古等地,河南省电解铝需求的扩大很可能截流一部分贸易量。而江苏地区的铝锭输入有部分来自内蒙地区,河南省电解铝需求的扩大也会影响这部分贸易量。据此推测,佛山、无锡两地的库存很可能受到河南地区截流的影响而下降,从河南省的铝产业发展趋势来看,这一影响将是长期的。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佛山、无锡等地的电解铝库存中枢大概率已经降低。通过历史库存走势来研判铝价走势也需要考虑河南省铝工业转型造成库存减少这一影响因素。
河南省铝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机遇展望未来,在原料端的限制下,河南省铝加工产能难以继续扩张。目前是河南省铝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河南省铝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是维持产业稳定发展,防止电解铝产能进一步流失,避免铝产业总量下滑。笔者认为,河南铝产业发展可以围绕稳定发展现状、提升盈利能力、加强企业创新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稳定发展现状是指保持目前省内铝产业布局,不再大幅调整。经过多年市场化竞争之后,目前河南省铝产业链上下游产能分布相对稳定。电解铝产能继续大幅淘汰不太现实,与省内的铝加工产能也不匹配。保持铝产业上下游合理的配套是产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素,完全放弃电解铝走纯加工的路线可能丧失产业竞争力,影响产业长期稳定地发展。政府在制定相关行业政策是可以适当向省内处于弱势地位的电解铝企业倾斜,比如对电解铝提供电力优惠措施,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运营成本,这有利于稳定现有电解铝产能,帮助铝加工企业解决原料困境,从整体来看可以创造更大效益,提升行业总产值。另外,再生铝是未来几年的增长点,政府可以加大对再生铝行业的扶持力度,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原料短缺问题,降低加工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提升产值。
其次,提升盈利能力也是河南省铝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从产业链来看,河南省铝产业总体处于中低端居多,薄弱环节在于产业链后端,未来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提高产业附加值。
最后,加强企业创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河南省铝工业转型发展行动方案》中也明确指出,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政策创新是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方针。河南省铝加工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多向国内以及海外高端铝材加工企业学习先进经验,把握好历史发展机遇,实现铝加工从中低端向高端精细化发展的跨越。